來源:搜狐焦點
“前幾天想去小區樓下的理發店剪個頭,發現他家一直關門,好不容易等到開門了,竟然換了個老板!”
這兩天,同事小趙在和狐妹吃飯的時候,吐槽了剪頭發的事情,連辦個理發店的會員卡,都能碰到跑路的事情,
“之前我還猶豫著不能辦卡,架不住老板說是開了七八年的老店,我尋思著應該不會倒閉吧,哪知道人算不如天算!”
跟新老板聊天的間隙,小趙才知道,原來之前的老板早就把門店盤出去了,“年前剛辦的會員卡,里面500塊錢還沒用過呢,哎。”
小趙的案例并不少見,這不朋友圈又有朋友說,去洗衣店拿了衣服,發現小區門口的干洗店已經關門了,之前的老板早已撤了,虧了充值的會員卡。
今年以來,那些因為疫情熬不下去的小老板們背后,不知道還有多少會員卡,還沒來得及消費,商家就跑路了!
1會員卡變成了廢卡
“我只想稍微改動下我的發型,不燙不染不辦卡,謝謝你了。”
還是熟悉的話術、熟悉的配方,走進理發店前信誓旦旦,然鵝跟話癆Tony老師再聊聊,不僅乖乖換了個發型,口袋里的錢還乖乖地辦了卡。
這該死的誘惑!最近幾年,消費升級的概念逐步興起,升級后的生活誰不想多享受呢?
于是,不管是理發店還是餐飲店、美容店,包包里總會習慣性帶個卡包,都是消費類型,這些卡基本以“預付卡、會員卡”居多。
狐妹也被安利過不少門店,大大小小門店的會員卡,有時候突然拿出錢包一看,才想起來原來自己也曾辦過某個店的卡。
這些商家的套路基本上換湯不換藥,諸如,設計個發型800元一次,不同的Tony老師,價格還不一樣,辦一張3000元的卡,可以優惠做10次,每次過來洗剪吹還能打個折扣;某個景點的單次門票80元,辦卡300元可無限次進出。
更夸張的例子也有,之前狐妹在南湖還遇到過一家健身房,預先辦卡充錢,單次服務價格會更劃算,銷售還會不停跟你說“X號之前辦理還能享受95折”、“周末來門店可以額外再從你一個XX”……
充值越多,優惠越多,這滿滿的優惠背后,其實還有個前提——健身房還在裝修,尚未營業。
對于那些剛開張的門店,首批會員的預付資金往往就是后期運營的“成本”,如果資金流不足,后一批的跟不上,那提供不了服務、前一批預付的錢又退不了,最終的結局就是倒閉。
在這次疫情期間,你常去的那些店還好嗎?那些辦過的會員卡還好嗎?
受到疫情影響,平時都很常見的店面倒閉情況,如今頻率更高了,如健身房等容易聚集人的地方,推延了開門時間,有些熬不下去的就直接關門了,銷售要你辦卡的時候甜言蜜語,門店倒閉了后“紅色感嘆號”見。
最近幾天也有朋友在吐槽辦卡的事,看來大家都是有被坑過的經驗的!
“辦什么卡?不管連鎖店還是私人小店面,讓我掏錢辦卡的,以后我都不辦。”狐妹另一位家住江北的朋友,之前也是被辦卡優惠“迷了心竅”。
“洗車50元一次,1500元的年卡,可以打蠟20次,洗車是無限次的。”
然鵝,車還沒洗多少次,蠟還沒開始打,因為疫情多在家呆了一個月后的朋友發現,之前充值的洗車店,早已人去樓空,貼上了店鋪出租的告示。
“自從年前辦了一家連鎖店理發店的會員卡,那時候總擔心會倒閉,每次經過的時候都要去看看,后來果不其然就沒有開過門……”
更讓小姐妹氣憤的是,有些連鎖店是倒閉了,但沒想到換一個門店還沒辦法通用。
“辦卡的時候各種殷勤,要退錢的時候各種搪塞,辦卡之前從沒有提過什么直營店和加盟店的卡不能通用!”
尷尬的是,大多數的會員卡因為涉及的金額不多,警方不予立案,只能吃啞巴虧了。
2被擠壓的小老板們
會員卡變廢卡,而朋友說的那些小老板的故事,狐妹從今年開年以來就聽過不少了,誰也沒想到,2020年已經過去了四分之一多,但還是如此艱難。
“我朋友在合肥開的養生店,才開了一年多,因為疫情的影響也關門了,開不下去了。”但對于在朋友家養生店充值的客戶,會員卡是否會退費,同事也沒有提及,但在目前狀況下,答案昭然若渴。
如果在如今夏日的夜晚,能在南京的街頭巷尾,就會發現,這些散發著煙火氣的餐飲店、衣服店等更是舉步維艱。
從4月開始,狐妹每周都會抽兩天時間在南湖、鳳凰西街轉轉,這些被認為南京最熱鬧的地方,如今放眼望去,盡管是雙休,也是變得冷清了不少。
在南湖的一家燒烤店,老板打出了“慶祝老板離婚,啤酒免費暢飲”、“龍蝦88塊錢3斤”,但活動已經執行有半個月了,晚上9點以后的高峰期,來吃飯的人也不多。
南湖公園附近的另一家熱門燒烤店,今年狐妹路過幾次,但晚上的人流量也不是很大。
此外,鳳凰西街附近的幾條街上,往年都要排隊等餐的燒烤店、大排檔,如今也沒那么熱鬧了,更有甚者,一排接連幾家的門店,都在漆黑的夜里度過。
如果再留意寫字樓里的那些餐飲店,幾乎每家新開的小店都會打出優惠價格,有的便宜兩三塊錢,有的贈送飲料。
對了,最近,公司樓下食堂阿姨的手也不再那么抖了,碗里的排骨比去年多了幾塊。
前段時間,狐妹還在萬達廣場溜達了一圈,這個占據黃金地段的河西萬達廣場,負一樓的美食廣場也少了幾分人氣,幾個門店也在打折優惠,也有幾家門店人去樓空。
“其實生意也不咋樣,有時候我們店里,一晚上只有幾桌人來吃飯。”
一家餐店的服務員說,今年6月大家的租期就到了,正好負一樓也要整改,有些餐店就直接打烊了,“后面有的店可能就不續約了,直接撤店。”
萬達廣場進駐的多家品牌服裝店,平日里都是不打折的“大佬”,如今都推出了折扣優惠,甚至連新款都會做相關活動。
但盡管如此“拼勁”,據一家品牌店店長透露,衣服并不好賣。
“你看我們好像衣服挺好賣的,但實際上很難賣,我們的衣服都是分各個系列的,假設某個系列服裝在其它門店銷售額很高,但在我家低,總部都會取消我們賣這個系列衣服的權利。”
中海環宇城里也打出了“先領券后消費”的標語,推出了服飾滿588減100,餐飲滿100減20的活動,但就算是周末的人流量也不是很高。
在去年開業的華采天地,雖然依傍著地鐵,但實際上的人流量也不高,一家新開業的知名甜品店前段時間也關閉了。
“雖然在美團這些各個平臺上做了推廣,也有不少優惠活動,但疫情后開業以來,店里的生意仍舊一般。”一家餐店的服務員這樣說道。
無獨有偶,家住雨花臺區的一個朋友說,小區周邊一家成熟的商場,自疫情以后,3樓及以上的門店,看到的光都只是走廊里的應急燈,基本上沒有商家在營業。
3直播賣貨!小程序帶貨!新營銷模式來了!
疫情之下,安有完卵?
對于商場來說,最大的難處是客流量下降,部分商戶信心不足,擔心熬不過這次“寒冬”,事實上,這也是社區店鋪的餐飲、服裝店面臨的共性問題。
頭部商業項目恢復會比較快,因為地處核心位置,更容易聚集人流量。
而對于非核心地段的商鋪來說,可能會出現局部性關門現象,疫情期間的商戶現金流受到影響,或迎直接關門撤店。
如今,商場和商家都在積極創造新的營銷模式,以此來滿足消費者的生活需求,譬如通過直播帶貨、小程序商城等多項舉措發力線上,推動商戶線上轉型,實現回流現金的速度;社區商鋪的門店也開始做各種營銷活動推銷產品。
但,消費者們會買單嗎?
如果最近幾天再在商場、街頭巷尾走一走,就會發現,熱鬧商圈的沿街商鋪基本上都已經復工。
從散發著熱氣的早點鋪,到排隊等號的火鍋店,再到人流不斷的商場,南京的消費力正在被慢慢喚醒。
瞧,這幾天的南湖燒烤店
正一點一點變回我們熟悉的樣子
萬物復蘇,美好指日可待
待到摘下口罩時
我們再一起穿著大褲衩
大口喝冰啤、擼串吃龍蝦去!
聯系人:周小姐,唐先生
手 機:13618719520,13508716087
郵 箱:ynpos@163.com
公 司:昆明方象科技有限公司
地 址:昆明五華區美麗家園美祥格8棟一單元4B